2月8日消息(九九)过去一年,全球业界对6G的研究逐步深入,且进展显著。去年底,3GPP无线接入网首个6G标准项目——6G无线技术研究项目(Study on 6G Scenarios and requirements)获得通过。 这一项目得到全球超过56家公司联署支持,其中,中国移动与美国运营商Verizon、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和欧洲运营商德国电信共同担任报告人。
根据3GPP规划,预计2025年将启动6G标准研究(SI),2027年启动6G标准制定(WI),2029年完成6G基础版本标准。当下,落实需求、聚焦共识、收敛选项正成为迈向6G标准化研究阶段的重点工作。 张晓然提出,相比于5G时代,6G标准制定面临两方面新挑战:一是国际环境形势发生转变,诸多不确定因素交织碰撞,科技与产业的主导权争夺加剧;二是产业环境发生转变,我国在5G商用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目前已经建成超过425万个5G基站,但是5G网络在全球的发展并不均衡,导致全球产业对6G技术发展方向和产业推进的预期和态度不同。 为此,中国移动首先是联合国际主要运营商形成合力,这也就诞生了这个3GPP历史上联合报告人“最多”的项目:通过中、美、日、欧四地区运营商共同承担项目报告人的模式,6G标准制定可以综合考虑全球各地区市场环境、技术应用以及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第二点是以市场和价值作为6G标准的根本驱动力,制定出符合未来市场需求的6G标准,带来更大商业和社会价值。 据C114了解,6G阶段中国移动牵头6G场景用例与需求和6G无线技术研究2个标准项目,体现了全球产业对中国移动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贡献的认可。其中,6G场景用例与需求项目已经于2024年9月份在3GPP业务与系统技术规范组(SA)105次全会上通过,12月份6G无线技术项目在3GPP无线接入技术规范组(RAN)第106次全会上通过。 张晓然表示,6G标准的制定和发展是全球产业齐心协力的共同成果,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所有参与单位都是平等合作,充分交融碰撞,做到集众人之智,成6G大业。 对我国移动通信产业而言,中国移动牵头6G标准立项也将为我国通信业营造出更加合作、公开的产业氛围,产业链各环节可以形成全链条式的高效联动,提升我国6G产业整体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