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的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六扇门”这个比较神秘的名称,在其中效力的人大部分都是行走江湖、武功高强、鲜衣怒马、杀伐果断的捕快,有点类似于明朝的“锦衣卫”,著名小说《四大名捕》中的“铁手”“无情”“冷血”“追命”都属于“六扇门”的人。
有人说这个“六扇门”只是小说作者杜撰出来的一个机构,在正史里根本就不存在,也有人说“六扇门”是古代“官府衙门”的代称,“六扇门”指的其实就是古代的官府衙门。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都知道“锦衣卫”可是明朝官方的正式编制,那影视作品中的“六扇门”究竟是个什么机构,在正史里到底有没有朝廷的正式编制,在其中效力又是一些什么人呢?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六扇门”这个名称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官府衙门的建筑在施工设计时都要受到法律和礼法的严格限制——无论你是多大的官府,其衙门正大门都只能是三开间(两根柱子之间的横向空间为一开间),每一开间安设两扇黑漆木门,一共有六扇门,所以那时候的官府衙门都被俗称为“六扇门”。
除此之外,这其中的三门六扇也是有规矩的,日常开放的是左右二扇门,普通人只能从右门进出,官员来了就可以走左门(以左为尊),只有上司来了才会开中门。自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开始,所有官府衙门都被设计成三门六扇,“六扇门”就慢慢地成了官府衙门的代称。既然是官府衙门,那必然需要审理民间发生的各种纠纷和案件,于是“六扇门”也逐渐成了朝廷三法司衙门的合称。
那什么是三法司呢?
据秦代《商君书·定分》记载:“天子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这便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三法司。
通俗一点讲,三法司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法院、公安局和检察院,但在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其名称略有不同,汉朝时期指的是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唐宋时期指的是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元朝时期指的是大宗正府、刑部和宣政院;明清时期指的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这些国家机构所在的衙门便是三法司衙门。明朝以后,若是在全国范围内碰到比较棘手的重大疑难案件,皇帝一般会下旨要这三个机构同时参加会审,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司会审”制度。
既然“六扇门”是三法司衙门的合称,是古代封建社会法制和权力的象征,那为何在小说中为“六扇门”效力的大多都是捕快呢?
这还得从捕快这个职业说起,捕快是官府衙门里的低级官吏没错,但他们在古代属于“贱业”,其后代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即便后来脱离了捕快行业,其子孙也不准参加应试,可以说是官场中备受歧视的一个群体。
另外,捕快所在的巡捕房设置也没有定例,有的官府衙门用一偏房设置为巡捕房,有的巡捕房甚至根本就不在衙门里,比如说明清时期,刑部发文捉拿犯人,京城内一般由五城兵马司或步军统领衙门完成,京城外则以地方衙门完成。所以从本质上讲,巡捕房不一定有资格拥有六扇门,捕快们也很有可能都不配住在“六扇门”所在的衙门里。
虽然这些捕快们在古代没有什么身份和地位,但他们却喜欢堂而皇之地宣称自己在官府衙门里工作,也就是在“六扇门”中效力,于是这样在“江湖中”一传十十传百,现在影视作品的“六扇门”中的工作人员就成了众人皆知的捕快。
另外,历史上还有几种关于“六扇门”的传说,但鲜见于正史记载:
1、据说唐朝初期,刑部有一个下属机构名为“六扇门”,他们将一批少年秘密训练成朝廷的“鹰犬”,专门对付并解决隋末农民起义留下的残余势力以及各地的绿林豪强,后来随着唐朝的社会稳定,“六扇门”这个机构也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2、一说宋朝时期也曾有“六扇门”这个机构,而且是属于皇帝直属,专门为皇帝本人调查和处理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所以也就没能留下什么明确记载。
3、还有一说,是在明朝万历时期,朝廷成立了一个集武林高手、密探、捕快和杀手于一体的秘密组织,名为“六扇门”,他们行动诡异、手段凶狠,专门办理大案要案,所以一时名震江湖,据说这个组织还曾在明末时期为崇祯皇帝查办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立下汗马功劳。
这里需要再强调一下,以上三种关于“六扇门”的说法仅限于江湖传说,在正史中并没有找到任何明确记载,所以这也为现代影视作品中的“六扇门”这个名称平添了几分神秘感。
总的来说,“六扇门”其实就是代指古代的“官府衙门”,其中的工作人员无非就是古代版的“公务员”,而那些类似“捕快”的低级官吏为了刷存在感便自称是“六扇门”的人,久而久之,“六扇门”的名号便在江湖中传开了,这个名称也慢慢地成了小说和编剧作者们笔下的“神秘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