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害怕与外界接触的人,如何才能打开心扉?解析自我封闭的根本原因
[打印本頁]
作者:
goooooooogle
時間:
2024-6-19 13:36
標題:
害怕与外界接触的人,如何才能打开心扉?解析自我封闭的根本原因
自我封闭的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内心有了一个美好的想法,但是却从来不会付出行动。例如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了自己心爱的女孩儿,但是却不敢去追求。在朋友聚会上听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内心其实很想参与进去,但是却不好意思开口说话。又或者自己想要去海边看看,但是也仅仅局限于想象而已,自己并不会去买票坐车到海边亲自感受一下大海的魅力。
像这样经常抑制自己的想法,不去行动,你的内心就会像是缓缓合拢的大门,两扇门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小,与外界的互动也会越来越少,你的内心会逐渐封闭起来,拒绝联系外面的世界。但是人类社会是群体性的,人,根本没有办法避免与其他同类打交道,曾经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国家发展落后世界 200 年。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自我封闭也会让自己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与社会脱节,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那么,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自我封闭的状态,打开心灵的大门?你需要勇于外显自己的想法,把心中的所思所想向外部世界展开。牛顿的第三定律告诉我们, lead 作用是相互的,放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我们对外部世界发出信号,世界就会给我们反馈。例如,一个人受到赞美,他就会露出开心的笑容。一个人受到辱骂,则会表现出内心的愤怒,这就是世界的运转规律。然而,一个内心封闭的人,则会对外部世界的反馈感到恐惧,他们害怕世界给他的反馈不够友好,担心别人会嘲笑自己,害怕被别人拒绝,恐惧自己会失败。因此,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向世界发出信号,同时也避免自己接受外部世界的反馈。这种逃避现实的行为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避免伤害,但是与此同时,你也失去了锻炼与成长的机会。
人的大脑有一种特质,如果你重复做一件事,在大脑当中相关区域的神经系统就会变得越来越密集。也就是说,如果你总是做一件事,你就会越来越擅长做这件事。因此,如果你不擅长与外界打交道,你更应该多和外界接触。我们应该让自己的想法从内心展露于世界当中,多与这个世界做沟通,勇敢接受世界给我们的反馈。
即使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也不要紧,因为人都是慢慢成长起来的。那些站在演讲台上,面对成千上万的听众依旧可以侃侃而谈的人,刚开始也是上台就会腿软的普通人。那些精通人情世故,非常善于交际的人,最初也曾经因为说错话而沦为笑柄。所以,不要害怕未知所产生的风险,而是通过与外界多做接触,学会掌控风险。
那么,一个自我封闭的人,应该如何开始做出转变?与外界接触,建议从以下三种方式开始。第一种尝试与曾经关系密切,最近却联系较少的老朋友们重新建立联系。毕竟与老朋友聊天总比与一个陌生人来得更容易。第二种,找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这个人可以是自己的爱人或者死党,不要总是把想法埋在心里,多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封闭的内心才可以逐渐打开。第三种,加入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团队。对于一个内心封闭的人,独自去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可能有些困难,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例如,如果你喜欢打篮球却不想自己去,就加入一个篮球群一起玩。如果你想要早起锻炼,就加入一个晨跑的队伍,找到志同道合的团队会让你更有勇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总之,人无法脱离社会而单独生活,只有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想法,并勇敢地把内心活动转变为实际行动,人才能真正走出自我封闭,变得乐观开朗起来。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bbb-ccc.store/)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