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题:没有强制购物就是好旅行?——记者体验新《旅游法》下出境游
新华社记者施雨岑
“导游,这儿有什么特产可以买?”“不知道。”
“导游,水上飞机好玩吗?”“不知道。”
“导游,旅店附近哪家餐厅比较有特点?”“不知道。”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正式实施。于5日从澳大利亚、新西兰旅途归来的记者,恰好成为新法实施后参加出境游的第一批游客。在12天的旅途中,这部旨在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每天都是大家热议“吐槽”的话题。而开篇的对话,就是最近流传在新西兰导游“牛牛”和同事们之间的经典段子。
游客:团费涨了,服务没涨
“不知道”是我们每天听到最多的回答。只要被问及可能产生消费的活动,导游就会变得异常紧张;而对当地风土人情、土特产的相关介绍,也会变得简单而隐晦。
辽宁沈阳的小唐和妻子的团费是每人23000元左右,据他了解,在10月1日以前返回国内的相同线路的旅行团,每人团费大约低5000元。
“我确实没有被强制购物,但我们夫妻多出的10000元团费,换来的并不是更好的服务。我们的航班、团餐、路线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提升。”面对一个又一个“不知道”,小唐和妻子“很无力”。
“有时,我想体验的自费项目近在咫尺,在所有人都表示愿意一同前往的情况下,导游仍然生硬地规定晚上回到酒店后才能自由活动,那时项目早就结束了。这样导游会有安全感,他们并不在乎我们的感受。”天津的刘小姐说。
澳大利亚导游:提“袋鼠”二字就心虚
“我们接到的最新规定,重点就是不得诱导客人消费和参加自费项目。”领队告诉记者,10月1日之后,在她和同事的微信群里“弥漫着一股恐慌情绪”。一旦客人回国后投诉旅程中存在诱导消费,“团费十有八九就飞了”。
“消费”二字成了导游和游客之间的禁忌。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接待记者的导游维多利亚甚至想用“考拉吃的那种树叶”和“有育儿袋的大老鼠”代替“桉树叶”和“袋鼠”,因为怕客人联想到“桉树精油”“袋鼠精”等土特产。
“我的朋友已经出事儿了,他的客人参加自费项目前已经集体签字声明是自愿的,但一回国就投诉说是‘受胁迫才签字的’。我们现在就是弱势群体。”领队说。
剔除“强制购物”:评判旅行质量的唯一标准?
诚然,在新《旅游法》实施前,“强制购物”是旅游市场最为突出的问题,导游和游客因此发生冲突屡见不鲜。新《旅游法》出台,从法律层面治理乱象,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但是,仅仅剔除购物点、绝口不提自费项目的旅行就等同于高质量的旅行吗?
新《旅游法》酝酿多年、内容涉及多个方面。但相关部门目前仅将重点落在是否存在“强制”消费而非对旅游市场的规划、开发等进行全面监管,经营者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规避风险”而非设计更优质的旅行线路,反而会让法律与市场和消费者的“磨合期”变得更为漫长。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bbb-ccc.store/)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