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外星人生命重大突破:NASA最新发现85颗“宜居”系外行星【附深空探测领域发展前瞻】
人类一直以来都对寻找外星人生命充满了好奇和热情。科学家们通过观测星系、行星和宇宙中的各种迹象,尝试寻找类地行星和宜居区域,这些地方可能存在着外星生命的迹象。据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刊发的论文,来自英国华威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美国宇航局(NASA)卫星数据,发现了另外85颗类地系外行星。这些行星的直径范围从大约1.1万英里到惊人的35万英里不等,因此都比地球(直径略小于8000英里)要大。然而,就像地球一样,它们与宿主恒星的距离可能适中,有可能存在能够维持生命的温度范围,也被称为“宜居区”。
这项新研究由华威大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系的博士生费斯(Faith Hawthorn)领导。她表示,发现宜居行星的情况相当罕见,需要一套非常具体的宜居性条件,并且需要未来的工作来证实这一点。迄今为止,已发现了5000多颗系外行星,但仍不确定哪些行星存在外星生命形式。
费斯博士和同事使用NASA于2018年发射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 (TESS) 来监测天空中最近恒星亮度的变化。初步估计显示,85颗系外行星绕其主恒星运行一周的时间为20至700天,而TESS观测到的大多数系外行星的轨道周期仅为3至10天。研究团队承认,在这85颗系外行星中,有60颗是全新的发现,而其他研究团队使用不同的搜索技术在TESS数据中也检测到了25颗行星。目前,它们仍然需要被NASA明确确认为系外行星,但研究人员希望未来的观测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月球和火星是世界各国首要的探测目标
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人类深空探测活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全球深空探测的现状看,月球和火星是世界各国首要的探测目标。截至2020年3月,美国、俄罗斯(包括苏联时期)、中国、日本、印度、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已经进行了超过240次深空探测任务。在这些任务中,美国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成功率却达到了100%。
——十四五"时期中国深空探测领域的发展目标
根据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于2020年12月介绍的国家航天局“十四五”规划任务,以及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披露的信息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航天领域的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六大方面:
在探索更遥远的太空时,可采用的自主导航技术包括X射线脉冲星测距导航、恒星光谱测速导航和光学自主导航等方式。其中,光学自主导航通过图像目标识别和特征提取,能够提取位置、速度等导航信息,是支持我国未来进一步行星际探测的重要技术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刘付成指出:“就像我们在公园查看地图时,首先要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才能选择最优路线。”
另外,根据《天体生物学杂志》去年九月份刊发的一篇论文,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生物心理学家戈登·盖洛普博士通过对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有趣而引人思考的观点。他认为,地球上的生物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了相当的攻击性和竞争性,这些特征使得地球成为了一个相对危险的地方。因此,外星文明如果具备技术能力到访地球,很可能会担心与地球上的生物接触后,受到我们的攻击或者受到我们的侵略。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航空装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