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专项:勇担历史使命
办公室里,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廖宏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全球气候变化图,上面深紫和猩红的点状分布显示了增暖效应明显的地区。她解释道,中国正处于西伯利亚-蒙古特大增暖区的下风边缘,是受近百年人类活动所致全球变暖影响较大的区域。采取积极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将是中国科学家肩上不容卸下的使命。自2011年起的5年间,包括廖宏在内,来自中科院及高校、部委所属98个研究院所的4000余名科研人员,都投身入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以下简称“碳专项”)研究,产出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5大任务群挑起艰巨使命碳专项启动于2011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专项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吕达仁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它的初衷在于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数据、科学知识和技术支撑,包括对中国碳排放的数量、来源、趋势及预期减排强度等,进行定量测算。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相应的,“碳专项”的规模也非常惊人。它总投资达8亿元人民币,由5大任务群组成,下设15个具体项目。科学家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编制中国自己的碳排放清单。这既是全面掌握与管理我国碳排放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决策依据。在国际谈判桌上,一张科学、严谨、有说服力的碳清单,能大大提升国家的话语权。“排放清单任务群”基于我国能源消耗、自然过程、土地利用及畜牧业等特点,构建了能源消费与水泥生产排放、土地利用与畜牧业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自然过程碳排放的实测系统,再加上一颗冉冉升空的“碳卫星”,形成了天地一体化的碳排放核算和监测体系。“生态系统固碳任务群”对国内各类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固碳能力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气候敏感性任务群”充分研究了过去时期的气候变化,用更丰富的资料和更严格的分析方法建立起全新的温度变化数据序列,并发展完善中科院气候系统模式;“影响与适应任务群”在深入分析历史记录的基础上,评估未来50年内典型地区重要产业经济、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措施;“绿色发展任务群”则着重于探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碳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权衡的国家战略、制度设计和调控政策。统纳全国的空间尺度和纵贯万年的时间尺度,都给参与“碳专项”的科技工作者们提出了极大挑战。那么,他们要怎么盘活这样一局大棋呢?
頁:
[1]